【概況】民樂縣總工會內設經費審查委員會和女職工委員會,下設職工服務中心。有工會組織282個,其中:機關事業單位工會162個,非公企業工會93個,國有企業工會11個,行業工會5個(中藥材行業、快遞行業、物業行業、美容美發行業、律師行業工會),其他工會組織11個(包括社會組織、聯合工會等工會組織);有工會會員19722人,入會率97.8%,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1448人、農民工會員7603人。
【組織建設】2023年新建工會組織13個,發展會員1173人,抓實新就業形態群體建會入會,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率達91%,工會組織覆蓋面不斷擴大。組織行政企事業單位工會普遍開展“六個一”強基行動,扎實開展工會組織及會員實名制錄入工作,基層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不斷鞏固。
【思想政治引領】充分發揮思想引領作用,開展工會主席、勞模工匠大講堂和多形式舉辦演講、競賽、閱讀分享活動等類型的宣傳教育活動70多場次,參與職工達2.3萬余人次。制定《全縣機關、企事業單位工會職工文體活動補助辦法(試行)》,對基層工會開展主題閱讀、職工運動會、文藝匯演等文體活動進行補助,推動文體活動普遍開展,廣大職工團結奮進的基礎更加牢固。在電視臺、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8名勞模工匠事跡常態化宣傳,開展勞模工匠先進事跡進校園、進企業、進社區活動和為勞模工匠亮燈、點贊活動20多場次。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,新建成勞模工匠、道德模范事跡和清廉文化長廊3個,勞動文化公園1個,“勞模工匠林”1處;改造升級勞模工匠事跡展廳1個;組織廣大職工群眾赴公園、長廊、展廳參觀學習,用勞模勞動工匠精神感染廣大職工群眾,營造比學趕超、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。持續鞏固職工“先鋒藍”志愿服務品牌,常態化組織開展文明城市創建、“學雷鋒”等志愿服務活動80多場次,參與職工6000余人次,工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作用效果明顯。加大宣傳報道力度,各類媒體采編工會信息500余篇,省級以上媒體平臺采編近40篇,工會組織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。
【技能素質建設】嚴格落實《民樂縣“十四五”勞動和技能競賽實施方案》,持續深化全市“勞動和技能競賽擴面提質增效年”活動,全年開展示范性、引領性強的縣級勞動和技能大賽11場次,指導各基層工會組織開展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350多場次,參賽職工達2.1萬人次。征集評選職工技術成果和“五小”成果70項,32項成果獲市縣獎項,獲市級獎項數量為歷年最多。注重勞模工匠職工人才創新工作室作用發揮,為18個創新工作室命名掛牌,召開勞模工匠職工人才座談會,開展技術交流,創新創效的氛圍更加濃厚。開展民樂縣“彩虹張掖千人主播團矩陣”工會主播團培訓,培訓主播近200人次,常態化開展“直播賦能·鄉村振興”民樂農特產品直播帶貨活動,在絲路田園綜合體勞動主題公園承辦全市“彩虹張掖千人主播團矩陣”工會主播團市級選拔賽,民樂工會主播團6人獲獎,獲獎人數全市最多,工會主播團在助力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作用發揮明顯。
【關愛幫扶】聯合人社部門常態化開展“送崗位”活動,扎實開展“夏送清涼”慰問活動,惠及職工近5000人次,為18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5.4萬元。加大互助保障宣傳,做實做細理賠服務,有效推動互助保障的辦理,參保單位達229家,參保職工12257人,較2022年相比參保單位增長17% ,參保人數增長22%,行政、機關事業單位互助保障辦理實現全覆蓋,企業互助保障辦理大幅增加。為354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互助保障近1.9萬元。舉辦職工心理健康知識講座8場次,開展“幸福奶爸”行動4場,職工精準普惠性服務不斷拓展。依托“中國好人”、省級勞模張小燕品牌工作室,建成職工子女托管中心1個、托管班5個,解決職工群眾一些實際難題,做亮子女托管班品牌服務項目,得到省市工會肯定,經驗做法在《工人日報》刊發。
【維權服務】暢通“12351”職工維權服務熱線,常態化開展“尊法守法·攜手筑夢”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知識講座、宣傳等活動20多場次,引導職工依法理性表達訴求。建成“法院+工會”“人社+工會”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,民樂縣“司法+工會”公共法律服務中心,聘請調解員22名,加大個案調解力度,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。開展集體協商“春季要約”行動,培訓集體協商指導員150余人次,開展示范性現場協商,推動集體協商普遍開展,集體協商建制率達96%,1家企業被推薦為“全省集體協商示范單位”,1名工會干部獲評“全省維護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工作先進工作者”。
【先進典型選樹】2023年推薦選樹省市各級“五一”勞動獎狀、獎章、工人先鋒號和優秀工會工作者31個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,縣總工會被評為“市級文明單位”“市級衛生單位”。圍繞“縣級工會加強年”專項工作“陣地建設強”目標,樂民新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驛站被評為”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”,民樂工業園區職工服務中心被推薦為“全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”,民樂一中職工書屋被命名為“全國職工書屋”,甘肅和邦同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職工之家被推薦為“全國模范職工之家”,甘肅濱河九糧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被列為“全國總工會第三批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單位”,民樂工業園區職工服務中心列為全省“縣級工會加強年”暨強縣級工會行動現場推進會觀摩學習點,城北民俗文化村被市總工會命名為“市級勞模(職工)療休養基地”。
【職工之家建設】以提升職工生活品質為目標,進一步改造升級園區職工服務中心,功能更加完善、服務更加便捷,打造城區、園區職工服務中心2個服務職工賦能增效示范點,5家企業被列為職工生活幸福樣板企業示范點。新建成工會戶外勞動者驛站5個、母嬰休息室1個、職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1所。按照“會、站、家”一體化建設要求,年內新建示范性職工之家5個,職工書屋以及便利性閱讀站點6個。